什么是物联网工程?

2024-06-15 17:59

一、什么是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起源于传媒领域,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又称为物联网域名。

二、关于物联网论文选题的意义?

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论文选题: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 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三、物联网工程是什么?

top域名为您回答:物联网技术通过感知设备和无线通信获取各种物体(things)的信息,在进行智能分析后,为人们提供各种有用的反馈信息和决策。物联网技术正在迅速地渗透到各个应用领域,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国家战略产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健康医疗、工业监控及国防工程等。在通信领域,物联网技术几乎囊括了当代各种信息通信网络,不仅仅是互联网(固定、移动)也包括如电信固定网、无线移动网、互联网、广电网和各种其它专网。并靠这些网络的整合把各种终端和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取得任何服务的物联网。物联网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各种现代化服务。从电子商务普及,到未来十年内老年化社会,智能数字医生的普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四、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和联系论文?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和联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物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两大核心要素。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平台,而物联网则是通过各种传感器、网络和设备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从而提供更为智能的服务。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

服务对象:互联网主要服务于人类,是人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分享平台。而物联网则是连接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体,包括设备、车辆、建筑等,让它们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

连接对象:互联网主要连接的是人,而物联网则连接了各种物体和环境。这些物体可以是家电、工厂设备、运输工具等,甚至包括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

功能与应用:互联网的功能主要是信息交流与共享,例如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在线购物等。而物联网则通过物体间的连接,实现了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预测性维护等多种功能,从而提高了效率、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

安全性:由于物联网涉及到大量的物理设备和环境,因此其安全性要求更高。需要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恶意控制。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联系:

数据共享:互联网和物联网都涉及到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共享。互联网为物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平台,而物联网也为互联网提供了更丰富和实时的数据源。

技术基础:互联网和物联网都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两者提供了基础支持。

相互促进: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而物联网的进步也反过来促进了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

结论:

总的来说,互联网与物联网在服务对象、连接对象、功能与应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数据共享、技术基础以及相互促进是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互联网与物联网将继续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物联网论文文献摘要?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认为是"信息化"时代的关键发展阶段。自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速度一直呈上升趋势,被业界誉为第三次信息革命。物联网的产业规模预计将是互联网的30倍,成为一个万亿元级的产业。

在物联网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备受关注。这些关键技术包括泛在智能感知、群智感知计算、智能物联网通信、终端适配深度计算、物联网分布式学习、云边端协同计算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如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等,带来了巨大的生活便利。

六、物联网工程究竟有多大前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其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使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3.1、物联网的层次结构

1.感知层 感知层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类似。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

2.网络层 网络层用于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网络层包括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网络层解决的是传输和预处理感知层所获得数据的问题。 网络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长距离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网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挖掘和理解,以及基于感知数据决策的理论与技术。

3.应用层 应用层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结合行业需求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们的社会分工。

物联网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监控型(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查询型(智能检索、远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灯控制)和扫描型(手机钱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等。应用层解决的是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的问题。

3.2、物联网相关技术

1.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又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须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分类: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 Coupling)两种。一般低频的 RFID 大都采用第一种方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

2.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如图 21-1 所示。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黑白相间的图形。

3.传感网 传感网是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传感器有很多种类型,包括温度、湿度、速度、气敏等)、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4. M2M 简单地说, M2M 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机器与机器(Machineto Machine)的对话。 对于车辆防盗、安全监测、自动售货、机械维修、公共交通管理等, M2M 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3.3、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如果在汽车和汽车钥匙上都植入微型感应器,酒后驾车现象就可能被杜绝。当喝了酒的司机掏出汽车钥匙时,钥匙能通过气味感应器察觉到酒气,并通过无线信号通知汽车“不要发动”,汽车会自动罢工,并能够“命令”司机的手机给其亲友发短信,通知他们司机所在的位置,请亲友们来处理。

上一篇:物联网都需要什么技术?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